梦远书城 > 张爱玲文集·附录 > 爱恨倾城小团圆 | 上页 下页
二七


  姑姑有了新职业后,爱玲也有了稿费收入,两人一下“阔”了起来。两位德国房客搬走了一个,空出了一间房来,爱玲可以单独住了。

  葱油饼从此告别,雇的老妈子也给辞退了。

  姑姑早年在国外学过烹饪,这时就自己动手做菜。爱玲只会煮饭,便把买菜的任务承揽下来。

  有天晚上,她乘着月色去买“蟹壳黄”,穿了一件紧窄的紫花短旗袍,亭亭玉立,长发半卷着。路边山东煎饼摊子的摊主看见她,摸不清是什么路数,不禁多看了她两眼。

  买菜回来,明月正当头,她心里一阵空虚:“二十二岁了,写爱情故事,却从来没恋爱过,给人知道了不好。”

  这一时期的张爱玲,有福了!

  这样睿智而又亲切的日子,何其珍贵——“值得一看的正多着”。

  譬如这个爱丁顿公寓,就很可留恋。

  它是七层楼,最上面的两层是收缩进去的,于是就像一艘远洋轮,富丽而昂扬。

  这种Art·Deco风格的公寓,在当时是一种时髦,上世纪初在静安寺路两侧建了不少。时至今日,公寓被遮挡在静安寺林立的高楼之下,肉色墙面也旧得有些发黑,但仍属鹤立鸡群的那一种。

  公寓的电梯,是富有贵族气的铁栅门式,开起来轧轧作响。

  从公寓走出去,10分钟就可以走进后来《色·戒》描写的场景里去——“从义利饼干行过街,到平安戏院、全市惟一一个清洁的二轮电影院……对面就是刚才那家‘凯司令’咖啡馆,然后西伯利亚皮货店、绿屋夫人时装店……”

  这里,是静安寺路最昂贵的地段,到现在也还是。

  公寓的最美处,还在于它阔大的阳台。爱玲常站在这里,看临近电车厂的电车“回家”,听不远处军营里单调的号声,俯瞰“肥白如瓠”的上海人在路上行走……

  住在公寓里的姑姑,这时候会在她耳边猛然冒出一句:“我简直一天到晚发出冲淡之气来。”

  这个情景,像是乱世里忽然就有了知己。

  ——命运给予张爱玲的温情,真的也不算少!


梦远书城(guxuo.com)
上一页 回目录 回首页 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