梦远书城 > 人间喜剧 > 附录:序·跋 | 上页 下页
《十三人故事》


  第一部《费拉居斯》初版跋①

  (1833)

  ①《费拉居斯》初版序言发表在一八三三年三月《巴黎杂志》上,置于《费拉居斯》正文之前,由于与正文不可分割,后来各版本均子保留。序言全文见本《全集》第十卷第5—12页。此跋于一八三三年四月《费拉居斯》在《巴黎杂志》上载毕时作为附记发表,此后再版时均未出现。

  本故事,有几个为人熟知的巴黎人形象活跃其中。叙述中作者经常离题万里,大发议论,这在某种程度上,正是作者的主要意图。本故事描写了一个冷酷而又有巨大威力的形象。在十三人团体中,在他们暗中与社会进行的决斗中,只有他一个人受到法律制裁。

  书中作者足迹遍及巴黎,从圣日耳曼区到沼泽区,从通衢大道到贵妇人的小客厅,从大公馆到小阁楼,从烟花女到一位将爱情注入婚姻,将生命的运动注入死亡的妇女形象,无处不在。如果作者对巴黎几个侧面的描绘获得成功,或许他还有勇气将这一著作继续下去,将它写完。后面的两个故事将披露十三人中另外两人不寻常的遭遇。

  第二篇题为《切莫触摸刀斧》①,第三篇题为《红眼妇人》②。

  ①即《朗热公爵夫人》。

  ②即《金眼女郎》。

  《十三人故事》中,作者可以发表的只此三篇。至于这充满悲剧的故事中的其他悲剧,可在深夜十一时到夜半之间口头讲述,却无法诉诸文字。

  德·巴尔扎克

  第二部《切莫触摸刀斧》(《朗热公爵夫人》)第一版出版说明

  (1834)

  在这两部十三人故事中,除了死亡和上帝这两种自然界永恒地与人类意志相抗衡的障碍以外,十三人的强大力量,没有遇到任何阻挡。无意间成了这些奇特人物知己的人,将斗胆把第三部故事提供出来,因为在《金眼女郎》这一完全巴黎式的艳史里,十三人也眼见他们的魔力被粉碎,他们的报复遭到失败。然而这一次结尾,他们既没有遇到上帝,也没有遇到死亡,而是遇到了狂暴的激情。虽然我们当代的文学什么都敢写,在这种激情面前,竟然也要退避三舍了。

  第三部《金眼女郎》第一版出版说明

  (1835)

  自从《十三人故事》第一部问世,到现在最后一部出版,好几位人士曾询问作者,想知道这十三个人的故事是否真有其事。但是作者十分谨慎,没有满足他们的好奇心。如果对这些人作了让步,则会违背对讲出这故事的人许下的诺言。然而,现在这个故事就要结束了,作者应该在这里招认,《金眼女郎》的大部分细节是确有其事的,最富有诗意、构成全书情节焦点的情境,即两个主要人物十分相象这一点,是确有其事的。故事的主人公,亲自登门向作者叙述了这个故事,同时要求予以发表。最初,作者认为这是无法实现的。而现在,叙述人见到他的愿望变成了现实,一定会很满意。最难以使人相信的事,莫过于主人公十七岁时的突出特点,即半女性的毫无瑕疵的俊美了。现在他已是二十六岁的青年,作者从他身上仍可见到这俊美的痕迹。如果有人对《金眼女郎》感兴趣,戏剧演出结束幕落以后,仍可见到她,正如那些女演员,为了接受那迅即凋谢的花环,在大庭广众中被杀死之后,又活蹦乱跳地站了起来一样。在自然界中,任何事物都不会诗意般地结束。如今,“金眼女郎”年已三十,姿色太减,远非当年了。

  有几位可敬的先生,刚刚读了这部故事,他们今年冬季在意大利剧院或歌剧院与德·桑-雷阿尔侯爵夫人擦肩而过。这位夫人刚好也到了女人们再也不往外说的年龄。不过那吓人的头饰也能揭示出她们的年龄。某些陌生人竟然胆敢围绕在她们包厢的前面,使得身居包厢后侧的年轻人老大不高兴。这位侯爵夫人在海岛上长大成人。海岛的风俗承认金眼女郎们是合法的,在那里,这类女子几乎可以结成团体。

  至于十三人故事的另外两部,巴黎不少人士对其主人公原型已经相当了解,无需作者在这里承认,作家是从来不进行任何杜撰的了。伟大的瓦尔特·司各特在一篇序言中,曾撕下他长期裹着的面纱,老老实实地这样承认过。甚至就是这些细节,也难得属于作家本人。作家无非是个抄写员,只是抄的好坏不同而已。唯一来自他的东西,就是事件的拼凑,文学的布局,这又往往是文艺批评迫不及待加以攻击的弱点。

  批评界错了。现代社会,将各种社会地位拉平,将一切都加以阐明,已经将喜剧成分和悲剧成分统统取消。民俗史家,如本书的情形,只好到存在着喜剧和悲剧成分的地方,去采撷同一种激情但却发生在数人身上的事件,然后将它们拼凑在一起,才能得到一部完整的剧本。所以,对《金眼女郎》真实的故事,作者作了完全如实的叙述。到结局部分,故事戛然而止。这种结局在巴黎经常阶段性地发生,只有医院的外科医生才了解其惨重情形,因为医学和外科是激情导致的过火行为的密友,正如以法律为职业的人是利害冲突产生的过火行为的见证人一样。我们这个时代的全部悲喜在医院中或法律事务所中可以一览无遗。

  虽然对十三人中的每个人,都可以写出不止一部作品来,作者认为,正如他们这个奇特的小团体一向遵循的做法那样,让他们的历险无声无臭更为适宜,也许更富有诗情画意。

  一八三五年四月六日于默东


梦远书城(guxuo.com)
上一页 回目录 回首页 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