梦远书城 > 侠义小说 > 儿女英雄传 | 上页 下页
第二十三回 返故乡宛转依慈母 圆好事娇嗔试玉郎(1)


  这回书表得是安老爷携了家眷同着张老夫妻两个,护着何玉凤姑娘,扶了他母亲何太太的灵柩,由水路进京,重归故里。船靠通州,指日就要到家了。这部《儿女英雄传》的书演到这个场中,后文便是弓砚双圆的张本,是书里一个大节目,俗说就叫作“书心儿”。

  从来说的好:“说话不明,犹如昏镜。”说书的一张口本就难交代两家话,何况还要供给着听书的许多只耳朵听呢!再加听书的有个先来后到,便让先来的诸位听个从头至尾,各人有各人的穿衣吃饭正经营生,难道也照燕北闲人这等睡里梦里吃着自己的清水老米饭,去管安家这些有要没紧的闲事不成?如今要不把这段节目交代明白,这书听着可就没甚么大意味了。

  要讲这段书的节目,在安老爷当日,原因为十三妹在黑风岗能仁古刹救了公子的性命,全了张金凤的贞节,走马联姻,立刻就把张金凤许配公子,又解橐赠金,借弓退寇,受他许多恩情,正在一心感恩图报,却被这姑娘一个十三妹的假姓名、一个云端里的假住处一绕,急切里再料不到这姑娘便是自己逢人便问、到处留心、不知下落、无处找寻的那个累代世交贤侄女何玉凤。及至听了他这十三妹的名字,又看了公子抄下的他那首词儿,从这上头摹拟出来,算定了这十三妹定是何玉凤无疑。既得着了他的下落,便脱去那领朝衫,辞官不作,前去寻访。及至访到青云山,也不是容易;才因褚大娘子见着邓九公,笼络住了邓九公,又不是容易;才因邓九公见着十三妹,感化动了十三妹。“天道好还”,也算保全了他一条身子,救了他一条性命。在安老爷的初意,也只打算把他伴回故乡,替他葬了父母,给他寻个人家,也算报过他来了,绝绝乎不曾想到公子的姻缘上。

  不想在褚家庄合邓、褚父女两个笔谈的那一天,话已说结,恰恰的公子同褚一官出去走了一走的这个当儿,褚大娘子忽然的心事上眉头,悄悄的向安老爷合他父亲说了“何不如此如此”的那句话,那句话便是要把何玉凤也照张金凤的样子,合安龙媒联成一床三好的一段良缘。当下邓九公听了,先就拍案叫绝,立刻便想拿说媒的那把蒲扇。倒是安老爷不肯。这安老爷不肯的原故,一来,为姑娘孝服在身;二来,想着这番连环计原是卫顾姑娘的一片公心,假如一朝计成,倒把人家诳来作了自己的儿子媳妇,这不全是一团私意了吗?再说,看那姑娘的见识心胸,大概也未必肯吃这注,倘然因小失大,转为不妙。又不好却邓家父女的美意,所以拦住邓九公说:“且从缓商”。

  及至第二日见着十三妹,费尽三毛七孔,万语千言,更不是容易。一桩桩一件件,都把他说答应了,他这才说出他那回京葬亲之后便要身入空门的“约法三章”来,彼时老爷生怕打搅了事,便顺着他的性儿,合他滴水为誓。话虽如此说,假如果然始终顺着他的性儿,说到那里应到那里,那就只好由着他当姑子去罢!岂不成了整本的《孽海记》、《玉簪记》?是算叫他合赵色空凑对儿去,还是合陈妙常比个上下高低呢?那怎么是安水心先生作出来的勾当!何况这位姑娘守身若玉,励志如冰,便说身入空门,又那里给他找荣国府送进栊翠庵,让他作“槛外人”去呢?还是从此就撒手不管,由他作个山上的姑子背土坯去罢?因此安老爷早打定了一个主意,无论拚着自己淘干心血,讲破唇皮,总要把这姑娘成全到安富尊荣,称心如意,才算这桩事作得不落虎头蛇尾。

  无奈想了想,这相女配夫也不算件容易事。就自己眼底下见过的这班时派人里头,不是纨袴公子,便是轻薄少年,更加姑娘那等天生的一冲性儿,万一到个不知根底的人家,不是公婆不容,便是夫妻不睦,谁又能照我老夫妻这等体谅他?岂不误了他的终身大事!左思右想,倒莫如依了褚大娘子的主意,竟照着何玉凤给张金凤牵丝的那幅“人间没两”的新奇画本,就借张金凤给何玉凤作稿子,合成一段“鼎足而三”的美满姻缘,叫他姐妹二人学个娥皇、女英的故事,倒也于事两全,于理无碍,于情亦合。因此上,在邓家庄住的先那几天,背了众人,把这话告诉了安太太,安太太听了自是欢喜。老夫妻两个便密密的求了邓家父女,说:“等回京之后,看了光景,得个机会,商量出个道理来,如果事可望成,再劳大媒完成这桩好事。”这句话,却因张金凤还是个新媳妇,又虑到恐他合公子闺房私语,一时泄露了这个机关,老夫妻两个且都不合张金凤提起。

  那知张姑娘自从遇着何玉凤那日,就早存了个“好花须是并头开”的主意。所以古寺谈心,才有向何玉凤那一问;秋林送别,才有催何玉凤那一走。及至见了褚大娘子,又是一对玲珑剔透的新媳妇到了一处,才貌恰正相等,心性自然相投,褚大娘子便背了安老爷、安太太并他父亲,把这话尽情的告诉了张金凤。在褚大娘子,也不过是要作成何玉凤的一片深心,那知正恰恰的合了张金凤的主意,所以他两个才有借弓留砚的那番哑谜儿。安老爷、安太太倒不曾留心到此。及至上了路,张金凤因见公婆不曾提起,自己便也不敢先提。

  通算起来,这桩事只有安老夫妻、邓家父女合张金凤五个人心里明白,却又是各人明白各人的。其余那些仆妇丫鬟以至张老两口儿,一概不知影响。至于安公子,只知把位何小姐敬的如海南龙女,但有感恩报德的虔心;何小姐又把安公子看得似门外萧郎。略无惜玉怜香的私意。其实这二位都算叫人家装在鼓里了!

  及至何玉凤见安老爷、安太太命公子穿孝扶灵,心中却有老大的过不去,才把张冰冷的面孔放和了些,把条铁硬的肠子回暖了些。安老爷看了,倒也暗中放心,觉得这段姻缘像有一两分拿手。梦也梦不到到了德州,姑娘因作了那等一个梦,这一提魂儿,又把他那斩钢截铁的心肠、赛雪期霜的面孔给提回来,更打了紧板了!老夫妻看了,只是纳闷,不解其所以然。张姑娘虽是耳朵里有随缘儿媳妇的一段话,知其所以然,又不好向公婆说起。

  这个当儿,离京是一天近似一天了。安老爷一个人坐在船上,心里暗暗的盘算,说道:“看这光景,此番到京一完了事,请他到家,他定不来;送他入庙,我断不肯。只有合他迁延日子,且把他寄顿在也不算庙、也不算家的我家那座故园阳宅里,仍叫他守着他父母的灵,也算依了他‘约法三章’的话了。腾出这个工夫来,却再作理会。只是他长久住在那里,这其间,随时随事看风色趁机缘,却是件“蚁串九曲珠”的勾当,那位张亲家太太可断了不了。”

  老爷正在为难,将将船顶码头,不想恰好这位凑趣儿的舅太太接出来了。一进门儿,说完了话,便问何姑娘;见了何姑娘,便认作了母女。彼时在这位舅太太,是乍见了这等聪明俊俏的一个女孩儿,无父无母,又怜他又爱他;便想到自己又是膝下荒凉,无儿无女,不觉动了个同病相怜的念头。

  彼时安老爷却不曾求到他跟前,便是安太太向他耳边说的那句梯己,也只因为姑娘有纪府提亲那件伤心的事,不愿人提起,恐怕舅太太不知,嘱咐他见了姑娘千万莫问他“有人家没人家”的这句话,是个“入门问讳”的意思。谁想姑娘一见舅太太,各人为各人的心事一阵穿插,倒正给安老爷、安太太搭上桥了!安老爷便“打倒金刚赖倒佛”,双手把姑娘托付在舅太太身上。那舅太太这日便在何玉凤船上住下,接连着伴送他到了坟园,伴送他葬过父母。这其间,照应他的服食冷暖,料理他的鞋脚梳装,姑娘闲来还要听个笑话儿、古记儿、一直管装管卸,到姑娘抱了娃娃,他作了姥姥,过了个亲热香甜!此是后话。

  这正是安老爷笑吟吟不动声色一副作英雄的手段,血淋淋出于肺腑一条养儿女的心肠,才作出这天理人情中一桩公案。却不是拿着水心先生那等一个脚色,由着燕北闲人的性儿,怎么掇弄怎么转,怎么叫怎么答应。列公请想,这桩套头裹脑的事,这段含着骨头露着肉的话,这番扯着耳朵腮颊动的节目,大约除了安老爷合燕北闲人两个心里明镜儿似的,此外就得让说书的还知道个影子了。至于列公,听这部书,也不过逢场作戏,看这部书,也不过走马观花。真个的,还把有用精神置之无用之地,费这闲心去刨树搜根不成?如今说书的“从旁指点桃源路,引得渔郎来问津”,算通前彻后交待明白了,然后这再言归正传。


梦远书城(guxuo.com)
上一页 回目录 回首页 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