梦远书城 > 笔记杂录 > 云麓漫钞 | 上页 下页
三三二


  古人文字但取其声音之协,初无切韵之说。郑康成云:“其始书之也,仓卒无其字,或以音协,比方假借为之,趣于近之而已。受之者非一邦之人,人因其乡,同声异字,同字异言,转生议论。”

  杨收论音律,李善注《啸赋》,皆有曰:“均者,韵也。汉晋言均同。孙炎始为反切语。魏晋以降,南北分列,人尚词章,清浊重轻,锱分铢别,用而愈切,不胜异意。刘臻与陆法言论四声音韵,而取诸家之书,定为《唐韵》五卷。详究古人切韵之始,至简易而切当,使其字的有所归,而不可以疑似转。盖一字有四声,或只有三声者,以侧声纽平声,以平声纽侧声,故有双声叠韵之别。如章字,有章、掌、障、灼四声。以侧声灼字纽平声,则灼良为章;又以平声纽侧声,则章两为掌,章亮为障,章略为灼。盖良略是双声,章良是叠韵。以此推之,他皆仿此,岂不简易而切当哉!自唐人清浊之分,乃有三十六字母以归之,益繁碎而难晓。如一东、二冬,各分清浊,行、更、生与兵、明、平,归作一韵,若此甚多,且四方之音不同,国、墨、北、惑字,北人呼作谷、木、卜、斛,南方则小转为唇音。北人近于俗,南人近于雅。若以四声切之,则北人之字可切,而南人于四声中,俱无是字矣。


梦远书城(guxuo.com)
上一页 回目录 回首页 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