梦远书城 > 笔记杂录 > 万历野获编 | 上页 下页
吏部(1)


  【屡兼二品正卿】

  洪武间,詹徽以左都御史兼吏部尚书为极异,然此时官制未定也。正德初,屠滽以吏部尚书兼左都御史,嘉靖中熊浃以兵部尚书兼右都御史,俱专领宪事,李承勋、王廷相等俱领团营,不预部事也。唯嘉靖九年,汪鋐以右都理戎政,未几改兵部尚书,仍兼右都,十年以太子太保改左都御史兼兵部尚书,至十一年又以太子太保改吏部尚书,又加少保兼兵部尚书,盖以御史大夫带本品二次,又以太宰正兼大司马者一次,皆身官二绶,各领事寄,极古今权任之重,一身当之,且其人狙险贪狠,古今所少,何以当此异宠!其它以兵部尚书领左右都者如毛伯温等,南兵书领者如王守仁等,以别部领者如刑书洪钟等,俱以用兵带宪衔,非正兼也。自国初至嘉靖,太宰为他官者不论,隆庆以后,为杨襄毅博、严恭肃清扬,在兵部不逾月即还吏部。今上丁亥,严以本官召掌兵部,未至而卒于家。今上戊辰,陈恭介有年以吏部尚书予告归五年矣,忽以南右都御史召之,时陈已先没,不及闻新命,然自来无北太宰得南台长者,或谓内阁有意抑之。按诸公皆一时名硕,用之多不尽其材,而稔恶不悛如汪鋐者,乃持权久任如此,则永嘉张相始终为之奥主也。

  【借官出使】

  宋朝使北,正副二人皆假尊官出疆以示重。我朝景泰初,以英宗北狩,遣使候问,亦有超等借用。然国初已有之。洪熙元年,宣宗即位,遣行在鸿胪寺丞焦循摄礼部侍郎、鸣赞卢进摄鸿胪少卿,颁登极诏于朝鲜,上复以朝鲜世修职贡、简用尔等为言,且命以礼自持,其怀远人较诸国特厚。今使高丽者,例以翰林或给事为正,行人为副,不复借官,但赐一品服以往,复命缴还,最为得体。其后使琉球国亦然。

  使朝鲜者类拜命即行,然必出疆始改服。唯琉球一差,以五年为限,第必于福建造船,逗留又有出五年外者,以故在闽中腰玉被麟,用八人肩举,多设中军旗鼓等官,其尊与抚臣无异,识者以为非体。又近年日本关白举兵,廷遣行人司官者慰谕朝鲜,司君甫被命,即于都下麟玉骑马拜客,倾国窃笑之。使还未几,为辽抚所讦,以墨败。

  【科道升州府】

  弘治初年,吏部尚书王恕覆给事中林廷玉奏中,有成化二十一年刑科都给事中卢瑀升湖广长沙府通判,给事中秦升升四川广安州同知,给事中童杭升湖广兴国州同知,又有原任礼科都给事中萧显升贵州镇宁州同知,浙江道御史汪奎升四川夔州府通判,俱先年升用官员,要依上登极恩诏,一体推用。此诸官他日扬历升沉俱不可考,但宪宗末年台省升擢尚得冗散外僚如此,今或以三品大参而出,尚裂眦攘臂如不欲生,何也?

  永乐十九年辛丑,黎恬以御史升交址南灵州知州,至宣德七年壬子内擢右谕德,则此时官制未定耳。又天顺五年,工科给事中曹鼎以九年考满,升广西平乐府同知(鼎即故大学士鼐弟,正统戊年辰科庶吉士)。又成化七年户科左给事中李森升怀庆府通判,成化十七年兵科都给事张铎升汉阳府通判,成化二十一年御史汪奎升夔州府通判,则又皆宪宗朝事也。

  【传奉官之滥】

  传奉官莫盛于成化间,盖李孜省等为之,至孝宗而历革尽矣。然弘治十年清宁宫灾,给事中涂旦等奏烟火传升者程通等十三人,建毓秀亭升者康表等三十余人,其它李广传升匠官六十六人,冠带人匠百三十八人,几与成化间相埒,此犹李广用事时耳。至十四年吏部、兵部奏近年传奉文职至八百九十余人,武职二百八十余人,视李广乱政时又数倍,盖中官亲戚居其大半,此又宪宗朝所无,惜矣。

  【方伯致政加衔】

  外吏以布政使为极,其久任不得内迁,往往以滞淫乞身,亦有淡于宦情,自保末路者。往时多晋京秩以宠其行,如光禄太仆卿之属,在朝廷已为殊典矣。唯弘治十五年,广东左布政使周孟中乞休,上以其方会荐大用,勇于辞荣,加右副都御史致仕,仍命驰驿以归。至正德二年,浙江左布政使林苻乞休,以上其生平无过,恬退可嘉,亦加右副都御史致仕。嘉靖五年,四川左布政使林茂达觐岁乞休,以上其有夙望,亦加右副都御史遂其请,然而不得乘传矣。此后方伯以礼允归,尚量移清卿。近日四维稍裂,其引退者类知吏议将及,藏拙居多,即小京堂绝乡矣,何论中丞。

  【堂官笞属官】

  祖制堂官得笞其属,然久不举行,唯嘉靖间吏部尚书汪鋐以事怒其属员外郎庄一俊,笞二十,论谪之外。汪怙上宠,恣胸臆,当时已讶之。其前则有余祖母之祖临江守钱东余畲公挞其属一知县,亦被纠以调任归,五十余年遂不闻此事。海刚峰起南总宪,到任后忽设二大红板凳,云欲笞御史不法者,一时震骇,以为未有怪事,然终设而不用,其意亦欲姑示威严以历台纲耳。又上疏请惩贪官,复国初剥皮囊草之制,时情尤恨之。御史梅鵾祚因劾瑞导上法外淫刑,得旨亦云瑞偶失言,仍留供职。按,太祖初制,亦偶一行耳所谓古有之而不可行于今者此类是也。弇州评海忠介云:“不怕死,不爱钱,不结党,是其所长;不虚心,不晓事,不读书,是其所短。”似亦定论。

  【九卿揖司属】

  故事,吏部体最尊。其庶僚至部者不必言,凡大九卿以考满及公事至者,先赴部见三堂毕,即赴功司揖,司官向外答礼不少让,吏部司官有公事至者察院者,亦报名庭参,一如各御史见吏部堂官礼,行之已久。至嘉靖末年,郎中张濂始不报名,郎中陆光祖始不庭参,至四十五年,都察院掌院左都御史张永明不能平,揭示司务厅,命复旧规。时值郎中卢良当考满,乃先诣永明私宅,约必免报名庭参,不然即止不来谒,永明忿甚,上疏直之。良亦上疏自辨,上下其事于礼部礼科,于是礼部尚书高仪等让议当如永明言复旧规。于是吏部司属见都察院一如见本部之礼,而九卿亦不复往四司门揖,其阁部大臣考满应投供状者,只于吏部后堂,见三堂后,揖问孰为功郎,因手付以状,并不诣功司矣。


梦远书城(guxuo.com)
上一页 回目录 回首页 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