梦远书城 > 笔记杂录 > 清稗类钞 | 上页 下页
度支类3


  ◎当十大钱

  咸丰时,造当十大钱,出京即不可用,价日落。外省人入京者,猝不易辨,或戏释之曰:凡当十大钱,手中仅取一文,其钱面却写十文,市中通呼为二十文,如用以购物,实准作平常制钱二文。

  ◎咸同光宣四朝钱法之变更

  国朝制钱,以康、干两朝所铸为最,皆取给于滇铜。逮咸丰初,军旅数起,国库匮乏,滇铜亦因道梗不至,于是刑部尚书周祖培、大理寺卿恒春、御史蔡绍洛先后请铸大钱以裕度支,时祁文端公嶲藻方长户部,力赞成之。癸丑三月,先铸当十钱一种,重六钱。八月,增铸当五十一种,重一两八钱。十一月,复增铸当百、当五百、当千三种,名曰“钞钱”。当千者重二两,当五百者重一两六钱,铜色紫,当百者重一两五钱,铜色黄。而减当五十钱为一两二钱,当十钱为四钱四分,继而又减为三钱五分,再改为二钱六分。

  甲寅正月,增铸当五钱一种,重二钱二分。三月,铸铁当十钱。六月,铸铅制钱。其时盗铸钞钱之案蠭起,严刑不能禁,官中既艰于收兑,民间亦不复流通,先后奏请废止,惟留铜、铁当十钱。后铁当十亦废,仅留铜当十一种。谕令大钱与制钱并行,而京城乃不用制钱,出城数十里,又复不用大钱,纷纷扰扰,圜法大坏。至光绪戊子,阎敬铭为户部尚书,请废当十,仍用制钱。遂奉旨以三年为期,所有交官之项,以制钱出,以大钱入,期于三年内收尽。然大钱在市,虽名当十,仅作制钱二文,相沿已久,此令既下,市肆大扰,贫富交困。

  先是,咸丰初年,银一两,易钱七千余,同治初,易至十千,光绪初,至十七千。戊子以后,渐减至十二千,丁酉以后,更减至十千零,大钱渐绝,市面乃稍定。壬寅、癸卯间,鄂省首铸当十铜元,(粤省最初设银元局,张文襄公莅鄂,招粤工匠来,改铸铜元。)各省艳于大利所在,相率继起。间有铸当一、当二、当五及当二十者,以利率不厚,迄不多见。于是铜元充斥,圜法又坏。

  当铜元未行时,东南各省洋价每元八百余文,后渐增高至一千二三百文。所铸银元,虽标明每当十铜元百枚易一银元,然市间迄不遵从,甚有以铜元作七折,八折行使者。各处互异,上下骚然,漏外溢,而币制遂成一极大问题矣。

  ◎诸寇钱文

  开国以来之诸寇,皆尝窃大号,铸钱文,郑成功曰“常平”,孙可望曰“兴朝”,吴三桂曰“利用”,耿精忠曰“裕民”,迤西土酋王耀祖曰“大庆”,洪秀全曰“太平天国”是也。

  ◎钞票

  咸丰朝,以制钱缺乏,京师尝行钞票。既而价渐低落,至不能直半价,户部犹不肯废罢。而入市买物,无人肯收受者,遂相率以此充戚友婚丧之馈遗品。

  ◎吉林官帖

  吉林官帖之发行,自永衡官银号始。永衡官银号之创设,自吉林将军改为巡抚之时始。永衡贸易宗旨在发行市钱之纸币,(吉人呼为官帖。)嗣因吉林官银号赔累甚巨,乃改名为永衡久官银号。营业年余,颇获厚利,纸币之信用亦大着,每羌洋一元,仅换官钱二吊上下耳。

  于是增加扩张,设立分号二处,一在长春,一在哈尔滨。是时新发行之纸币,犹不过市钱四百万吊而止。未几,疫症蔓延,防疫无款,则发行纸币以充之。吉林大火,建筑市场无款,又发行纸币以充之。

  ◎洋钱名称不一

  乾隆以前,粤中所用之银,曰“连”,曰“双鹰”,曰“十字”,曰“双柱”,此四种来自外洋,统称之曰“洋钱”。其后又有“花边”之名,来自墨西哥。又有“鬼头”之名,来自英吉利,亦谓之“公头”。

  福康安节制两粤,爵嘉勇公,有司以公头之名犯公爵,禁之,令民间呼为“番面钱”。以其像如神,故又号“番佛”。仁和周南卿咏洋钱句云:“一总假情留半面,十分难事仗圆光。”

  ◎禁用日本宽永钱

  宽永为日本年号,其钱文曰“宽永通宝”。乾隆间,以沿海地方行使宽永钱甚多,疑为私铸,谕令江苏、浙闽各督抚穷治开炉造卖之人。经江督尹继善、苏抚庄有恭疏奏:“此种钱文乃日本所铸,由商船带回漏入中土。”因定严禁商舶携带倭钱及零星散布者官为收买之例。

  ◎令民称贷公家

  光绪朝,扬州陈六舟京兆彝,巡抚安徽,条陈便民如干事,有令民称贷公家春借秋还一条。得旨申饬,谓直是宋臣王安石青苗法矣,以是改任浙江学政。当是时,合淝李氏族人某擅杀人,知县宋某必欲置之法,李氏大哗,宋竟罢尸。陈适于是时改官,人咸谓得罪巨室使然,而不知别有为也。

  ◎左文襄倡借洋债

  光绪初年,新疆用兵;左文襄公倡议借用洋债,此为政府募集外债之始,(商人之欠洋款由来已久。道光壬寅中英《江宁约》第五款“酌还商欠三百万两”,此为国家代还商欠,非国家自身之欠款也。)委道员胡光墉主其事。此事传之沪上,西报略有讽议,谓借债募兵,非计之得;又有谓国际用兵,(新疆兵事颇涉中俄关系。)第三国不宜有所资助。

  此等论调,看似忠于为我,其实此次借款,划出若干为购买枪炮之需,债权者得两重利益,故得之者欣然,旁观者遂不免发为妒词也。及华字报稍稍登载,事为左所闻,左即致书某友云:“江浙文人无赖,以报馆主笔为其末路。”盖即指此事而言也。

  ◎捐输始于开国

  捐输,粃政也,开国即行之。顺治己丑,户部奏军旅繁兴,岁入不给,议开监生、吏典等援纳,并给僧、道度牒,准徒、杖折赎。康熙丁巳,侍郎宋德宜奏称捐输三载,所入二百余万,知县最多,计五百余人,与吏治有碍,请停。

  未几,噶尔丹战事起,又开,且加捐免保举各例。御史陈菁奏请删捐免保举一条,增捐应升先用,陆陇其亦以为言,部议不允。乾隆丙辰,下诏停止,又留户部捐监一条。

  壬辰,川督文绶奏请暂开,奉旨申饬。嘉、道以后,接踵又开,始而军务,甚而河工、振务,亦借口开捐,一若舍此无以生利者。贪官墨吏投赀一倍而来,挟赀百倍而去,吏治愈不可问矣。

  ◎王文简处置赀郎之意见

  自滇、闽、二广用兵,开捐纳之例,始犹不至过滥。其后陕西赈荒,出塞运饟等事,则渐泛滥矣。始商人巴某等初捐即补知府,言官论之,因革去,其后,于振甲为运饟都统,则不由户部及九卿集议,径移吏部铨补,于是佥事方面显官亦在捐纳之列,初任即得补授矣。

  后左都御史张鹏翮疏言州县守令,教职捐纳泛滥,九卿集议,遂欲通改幕职、佐贰等官。尚书王文简公士祯时贰户部,曰:“朝廷不可失信于天下,已往可勿论,但当慎之于将来耳。”众以为然,遂罢议。

  ◎阿五捐米助饷

  阿五者,安坤奴也。坤死,五逸去。吴三桂反,五欲挟还水西地,亦稍为之助。适将军穆某提大兵恢复新疆,五乃翻然出迎,捐米三十石,约矢将军以为功。先是,安坤妻禒氏,乌蒙女也,安坤既诛,禄氏逃入乌蒙,垂二十年。三桂灭,阿五乃奉禄氏归旧巢,谓禄氏有遗腹子名胜祖。康熙甲子,朝廷念捐米功,授胜祖宣慰司衔,阿五六品长官司衔。

  ◎开捐免保举例

  康熙辛未,户部以大兵征噶尔丹,军用浩繁,奏行有输运粮草者,准作贡监并免保举例。陆清献公陇其时为御史,奏谓督抚举人,必曰清廉方为合例,若保举可捐,是清廉可捐而得也。又疏称捐纳一途,贤愚杂错,惟恃保举以防其弊,不敢谓保举尽公,然犹愈于竟不保举云云。下九卿议,并言事例已行,不必更张。其后,军功、捐纳两途,到省一年,由督抚察看才具,出具考语,即当时保举遗意。

  ◎饷生

  康熙戊午,以四方多事,令童生每名纳银四两,得入院试秀才;每名纳银一百二十两,名曰饷生。经御史奏止。(明福王时,县考童生,提学奉功令纳银三两二钱得入院试。此事殆沿其制耳。)

  ◎衡州九厘饷

  湖南衡州府有九厘饷,洪承畴用兵时拟设额也,后遂沿为例,衡民苦之。乾隆初,休宁黄兴仁守是郡,上牍请免之,议格不行。

  ◎张澄斋发藏粟

  道光中,英船入江,金陵戒严,兵民乏食,山阴张澄斋为白下侨旧,慨然发藏粟三千石,倾家财七万有奇,悉以供军糈,振民饥。城完寇退,口不言功,大府上其义,行有诏褒录,留江南以知府用,并赏孔雀翎。

  ◎索还捐银

  道光间,有西帮票某商甲号,遵例报捐知府候选,未几得缺。引见时,宣宗询其出身,以捐班对。问向作何事,曰开票号。宣宗不怿,斥之曰:“汝原系做买卖的,做官恐做不来,还是去做买卖的好。”甲见事不谐,亦愤然曰:“既不许咱做官,如何收咱们的捐银,不是欺骗咱们吗。”宣宗怒其贪鄙,而又怜其愚戆,挥令退出,即降手谕,将其革职,命户部发还捐银。

  ◎空白部照

  钱江既佐雷以諴办理粮台,创厘金之法,然以江北兵勇万余,储胥孔棘,雷虽以转饷为职,实无所措一金。江复为画策,疏请空白部照,劝民捐输,随时填发,巨款可以立集。先是,百姓报捐,或输年不得护符,往往意兴索然,至是,朝纳白金,暮荣章服,富商巨室,遂无不踊跃输将矣。

  ◎咸丰朝诸臣奏请开捐

  咸丰癸丑,户部尚书孙文定公瑞珍奏请捐纳举人,礼部侍郎陶梁请仿康熙年间例,报捐生员,文生每名一百两,武生减半。甲寅,户部侍郎罗文恪公惇衍奏称粤东大姓,往往聚族而居,积有公产,请令一姓捐银至万两者,将该族子弟每遇岁试,永远取进文武学额各一名。侍郎何彤云请开各省举人进士捐免停科之例。皆奉旨斥驳。

  ◎马草生员

  同治时军兴,马多乏食,江南府县绅民,有请输马草捐以广学额者,鲍花潭学使奏其事,朝旨嘉允焉。然繇是江南秀才,骤增十之一,故时人为之语曰:“鲍花潭有名学士,马草捐无限生员。”鲍盖咸、同间名宿也。

  ◎捐纳流品之杂

  捐纳一途,至同、光之际,流品益杂,朝入缗钱,暮膺章服,舆台厮养无择也。小康子弟,不事诗书,则积资捐职,以为将来噉饭地,故又美其名曰“讨饭碗”。至若富商巨室拥有多金者,襁褓中乳臭物,莫不红顶翠翎,捐候选道加二品顶戴并花翎也。

  ◎永远停止捐纳

  光绪庚子,两宫西狩时,江、鄂督臣会奏:“捐纳实官,最有妨于新政,嬲乱吏治,阻阂人才,莫此为甚。今欲整顿变法,请即下诏永远停止,庶几人人向学。”两宫深以为然,阅日而永远停捐实官之诏下盖是时以官为市,乡里小儿咸动官兴,且即无官者,亦可任意戴各色顶戴。

  稍能餬口之家,决不自认为白丁,人亦不以白丁疑之。当时又有种种劳绩保举,所谓半层之保举,补缺后以应升之阶升用是也;所谓一层之保举,免补本班以应升之缺升用是也;所谓一层半之保举,与以升阶,俟过班后再与以某升衔是也。有人家小康,冒称县丞职衔,人咸信之。会以讼事到官,官追究其捐纳之执照,乃知其分文未付,但意想耳。旧例,捐官必先捐监,是人并监而无之,或为之题衔曰“候捐监生”,俟捐监生后候捐县丞。

  ◎毕秋帆发库银赈济

  毕沅抚河南,乾隆丁未,湖北荆州府江水暴涨,堤溃城决,淹没田庐,人民死者以数十万计。七月朔,得襄阳飞信,即日先发藩库银四十万两,星夜解楚赈济,并即奏闻。高宗大加奖赏,不数日,擢两湖总督。


梦远书城(guxuo.com)
上一页 回目录 回首页 下一页